首页 |
|
专家观点 | 曹晶晶:稳市场 促转型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现供求关系新平衡,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对此,会议从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两个层面提出九条具体措施,为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传递信心。随着这些政策措施陆续落地,预计明年房地产市场将会企稳向好。
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现供求关系新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8月底,多部委出台了多项房地产优化政策,包括首套住房执行“认房不用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降低二手房买卖中介费等政策工具,各地政府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稳定市场。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维护购房人的合法利益。1~11月,全国一手房、二手房合起来成交总量同比实现了正增长。政策的优化为住房消费释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对提升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产生积极效果。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同志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这进一步阐述了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思路和工作任务。
2024年,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住房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用高品质、新科技、好服务引领发展、满足需求,努力让“人人有房住、人人住好房”。
一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房地产发展更需要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真正从居民实际住房需求出发,以人的流向和需求特征为基础来匹配房屋供给规模和产品类型,同时配合相应的土地供给和资金支持,更好地实现供求匹配。
二是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也是适应房地产供求新形势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住房存量不断扩大以及增量市场见顶回落,开发、融资、销售等方式都需要根据市场新形势进行完善调整,而在存量方面,也需要加强房屋体检、养老、保险等制度建设,保障居民能够长期居住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
三是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2023年以来,中央已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相关指导意见。“三大工程”能积极发挥稳投资、稳消费的作用。其中,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实施细则,预计各地将陆续出台,一批进入实施阶段的项目将在供需两端支持房地产市场企稳;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策略也逐渐明晰,配售型保障房在部分城市探索实施。
四是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我国住房发展正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阶段,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对住房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房子内涵丰富,从标准建设方面,这次会议提出要“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围绕建造好房子,发布住宅项目规范,从建筑层高、电梯、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入手”“强化科技驱动,研究面向未来的好房子建造技术”。
总的来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途径。要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完善基础性制度,健全商品房预售制,优化预售资金监管。要加快落实“三大工程”建设,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随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将进一步改善,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较大释放空间,预计未来几年新房销售仍有望保持在10万亿元左右规模。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两年多的市场深度调整后,“有利因素”正在不断增加,随着供需两端政策协同发力,市场有望逐步实现筑底企稳,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新成效。